第一週 | 相見歡 | 學員自我介紹,填寫整理相關資料,選舉班幹部,分發課程大綱,介紹課程及本校。 |
第二週 | 本課程相關知識介紹 | 1.王羲之蘭亭序及神龍本 2.蘭亭序的藝術風格 3.蘭亭序的內容.思想及影響 4.歷代行書精品欣賞 |
第三週 | 本帖橫劃示範、說明及作品習寫 | 1.露鋒的橫劃:所、不。2.帶鋒的橫劃:一、契。3.垂頭的橫劃:其、情。4.下挑的橫劃:事、言。5.上挑的橫劃:至、字。6.並列的橫劃:清、盡。 |
第四週 | 本帖豎劃示範、說明及作品習寫 | 1.針豎:年、畢。 2.鐵柱豎:引、懷。 3.垂露豎:化、臨。 4.斜豎:向、由。 5.孤豎:懷、蹔。 6.帶鈎豎:仰、俯。 7.曲頭豎:曲、古。 8.雙權豎:羣、同。 9.並列豎:帶、幽。 |
第五週 | 本帖點劃示範、說明及作品習寫 | 1.斜點:之、云。 2.出鋒點:初、之。 3.曲頭點:信、視。 4.平點:遇、快。 5.長點:外、不。 6.帶鈎點:不、矣。 |
第六週 | 本帖點劃示範、說明及作品習寫 | 7.左右點:集、興。 8.上下點:於、終。 9.兩點水:次、况。 10.三點水:清、湍。 11.橫三點:歲、絲。 12.帶右點:以、列。 |
第七週 | 本帖撇劃示範、說明及作品習寫 | 1.斜撇:人、合。 2.直撇:感、然。 3.短撇:永、竹。 4.平撇:和、稧。 5.長曲撇:天、大。 6.蘭葉撇:會、少。 7.孤撇:仰、領。 8.回鋒撇:在、春。 9.帶鈎撇:風、及。 10.曲頭撇:感、今。 11.並列撇:及、竣、形、然。 |
第八週 | 本帖挑鈎劃示範、說明及作品習寫 | 1.短挑:地、抱 2.長直挑:林、猶 1.豎鈎:列、事 2.豎彎鉤:九、己 3.斜鈎:咸、哉 4.橫鈎:宙、寄 5.右彎鈎:惠、悲 6.圓曲鈎:亭、宇 7.橫折鈎:朗、同 8.橫折左彎鈎:初、為 |
第九週 | 公民事務論壇週-終身學習系列講座 | 教師與學員準時出席參加此週活動。 |
第十週 | 本帖鈎、劃捺示範,說明及作品習寫。 | 9.左手鈎:事、殊。 10.橫折右斜鈎:風、氣。 11.回峰減鈎:化、成。 1.斜捺:又、林。 2.平捺:之、遷。 3.回鋒捺:之、天。 4.帶鈎捺:察、趣。 5.長點捺:陳、足。 6. 隼尾捺:欣、不。 |
第十一週 | 本帖折劃示範,說明及作品習寫。 | 1.橫折:日、固。 2.豎折:山、世。 3.橫折:娛、也。 |
第十二週 | 社區服務週 | 帶領班級到老師或學員的社區服務。 |
第十三週 | 用筆及結構 | 1.點劃的映帶:如橫聯橫:坐、矣。橫聯豎:遊、樂。...等15種。 |
第十四週 | 用筆及結構 | 2.結構的映帶: (1)大小的相映如「絲、朗」。 (2)長短的相映如「作、後」。 (3)粗細的相映如「羣、視」。 (4)疏密的相映如「錄、猶」。 (5)正與斜的相映如「況、陳」。 (6)寬與狹的相映如「集、昔」。 (7)高與低的相映如「馳、視」。 (8)向與背的相映如「弦、故、引、悼」。 |
第十五週 | 用筆及結構 | 3.使轉的交遞:蘭、是、興、茂、彭等。 4.筆順的先後:歲、感、茂盛。 |
第十六週 | 用筆及結構 | 5.同字異形:之、事、為、以、所、欣、仰、其、暢、不、今、攬、懷、興、後。 6.偏旁、部首的異形: (1)人部:會、令 (2)人部:仰、作 (3)弓部:引、弦 (4) 宀部:宇、宙 (5)彡部:形、彭 (6) 口部:和、喻 (7)心部:惠、悲 (8)木部:林、相 (9)日部:映、時 (10)攵部:放、故 (11)手部:抱、攬 (12)月部:朗、期 (13)皿部:盛、盡 (14)糸部:絲、終 (15)廿部:蘭、若 (16)言部:詠、誕 (17)廴部:遊、述、遷、迹 (18)阜部:陳、陰 (19)見部:觀、視 |
第十七週 | 完成作品、觀摩欣賞 | 一、完成作品 二、作品賞析 |
第十八週 | 準備成果展示及海報製作 | 回顧、複習與分享社區結業成果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