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導入數位App學習使用、認識音符與握棒/施力、敲擊/打點、踩踏方式說明 | 基礎樂理/打點/節奏/練習/應用 認識音符、基本拍子解析:全/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等,握棒方式及正確的敲擊姿勢(含手與腳)。 以唱出正確的拍子為初期目標。 |
第二週 | 基礎打點練習 : 單擊/雙擊 | 1) 認識鼓譜 v.s 相對打擊位置 練習 (反覆練習→肌肉記憶) 2) 搭配軟體App一同練習 with 內建Click * 單、雙擊 (4分/8分為主) |
第三週 | 基礎打點練習 : 單擊/雙擊 (含休止符一起整合練習) | 1) Basic Practice - 0 2) Basic Stroke – 1 (視譜、音符轉換) 3) 搭配軟體App一同練習 with 內建Click |
第四週 | 四大基本型態概念 (Stick Control & 鼓棒的律動) | 1) 熟練手部的動作後,加入大鼓踩踏,維持手、腳音色/音量的平衡. 2) Basic Stroke - 2 鼓棒揮擊動作的連續性、打擊相同音符時,保持相同的實值間隔 3) 基礎節奏Rhythm概念導入,整體協調感訓練 (解析數拍 with Boss DB90節拍器) |
第五週 | 基礎手部健身練習 with 移位練習 (一) | 1) Warm-up 基礎練習 :嘗試看不同音符去做變化(延伸練習),即手法不變僅改變時間的長度增加練習趣味性 2) 導入套Rhythm相關移位應用 |
第六週 | 基礎手部健身練習 with 移位練習 (二) | 1) 基礎節奏類型 (一) ,常用型態導入 2) 搭配音樂一同練習,導入另一種練習概念 with 任何你喜歡的音樂。 |
第七週 | 基礎手、腳健身練習 (維持身體的平衡) | Basic Stroke : 將基礎練習轉換成Normal Beat之節奏練習,小鼓點為第2、4拍上 |
第八週 | 複習 與 常用節奏類型分析 | 1) 修正姿勢與增加練習強度 2) 增加左腳Foot Hi-Hat的踩踏 3 將一 ~ 五轉換換為節奏練習(Normal-time /Double- time /Half-time…等) |
第九週 | 公民參與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
第十週 | Warm-up 健身練習 (手、腳放鬆) | 1) Warm-up對於練習前的重要性,針對Speed Up部分,搭配多樣組合化的基礎打點課程 2) Stick Contrl & 鼓棒律動掌握 (重要) |
第十一週 | 常用節奏 with 音樂 | 1) 基礎節奏類型轉換 ,常用型態延伸 2) 搭配音樂一同練習,導入慣性節奏概念(一小節循環 or 兩小節循環)。 |
第十二週 | 同上,修正姿勢與增加練習強度 | 同上,修正姿勢與增加練習強度 |
第十三週 | 常用健身練習-節奏Rhythm with Fill概念應用與創意發想導入 | 搭配各種音樂一同練習,Fill過門應用概念開發。 |
第十四週 | 練習方式 與 練歌方式的不同分析 (重訓 跟 健身的結果是有所不同的) | 1) 練習時注意基本姿勢的正確性,練歌時搭配音樂一同練習時,要注意聽音樂,而綜合節奏與Fill過門即考驗自己練習的熟練度是否足夠。 2) 修正姿勢與增加練習強度 |
第十五週 | 成果曲目公布、課程複習與練習 | 解說整體音樂概念、如何掌握曲子的重點、記旋律&段落不硬背鼓譜;搭配音樂練習時,需多加注意音量的動態變化(綜合節奏與Fill過門應用概念、Rhythm Fill應用概念) |
第十六週 | 課程主題 同上 | 課程內容 同上 |
第十七週 | 成果曲目驗收 (一) | 1) 強化、複習、正確有效的練習 & 成果曲目複習、驗收 |
第十八週 | 成果展 | 成果展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