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太極丹功 一、靜坐與太極拳的的阿育吠陀(生命科學) | (一)簡介科社大、本學期行事曆、班級組織 (二)靜坐 1.什麼叫靜坐 2.靜坐的的原理與功能(靜坐與腦波的關係) 3.靜坐的姿勢 4.練習:靜坐5-10分鐘、收功拍打舒筋操 (三)太極拳 1.什麼是氣功八調 2.操作養生太極操:五柔 |
第二週 | 二、靜坐與太極的呼吸方法(四象式呼吸) | (一)靜坐 1.空碗靜心呼吸法(吐納法) 2.108的涵意 3.靜坐調息108息 (二)太極拳 1.太極呼吸法(四象式呼吸) 2.打八段錦 |
第三週 | 三、靜坐、太極拳與頌缽(音療)(一) | (一)靜坐 1.靜坐與音療108息 2.地樁釋放壓力 3.靜坐與氣場 4.靜坐與經文(咒語、心經) (二)太極拳 團體演示與細節指導 1.八段錦 2.太極八手(每節課皆操作) |
第四週 | 三、靜坐、太極拳與頌缽(音療)(二) | (一)靜坐 1.108息 2.運氣通脈 (二)太極拳 團體演示與細節指導 1.八段錦 2.太極八手 |
第五週 | 四、靜坐、太極拳與手印(一) | (一)靜坐 1.佛家結手印 2.禪定印 3.靜坐與松果體 (二)太極拳 團體演示與細節指導 1.八段錦 2.太極八手 |
第五週 | 四、靜坐、太極拳與手印(一) | (一)靜坐 1.佛家結手印 2.禪定印 3.靜坐與松果體 (二)太極拳 團體演示與細節指導 1.八段錦 2.太極八手 |
第六週 | 四、靜坐、太極拳與手印(二) | (一)靜坐 1.道家手印 2.心齋 3.握固 4.護身手印、 觀音手印、如來手印 (二)太極拳 1.八段錦 2.太極八手 3.鄭子太極拳第一節起式 |
第七週 | 五、靜坐、太極拳與經絡(一) | (一)靜坐 1.認識任督二脈 2.前後運氣法108 3.靜心觀照三關、三田 (二)太極拳 1.八段錦 2.太極八手 3.鄭子太極拳第一節.明白各式學理及 熟練各式動作細節 |
第八週 | 五、靜坐、太極拳與經絡(二) | (一)靜坐 1.認識任督二脈 2.空碗靜坐吐納法 3.前後運氣法108息 (二)太極拳 1.八段錦 2.太極八手 3.鄭子太極拳第一節 |
第九週 | 公共參與週 | 教師帶領學員出席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為正式一堂課 |
第十週 | 六、靜坐、太極拳與小周天、大周天(一) 打八段錦太極八手(二) | (一)靜坐 小周天靜坐 (二)太極拳 1.八段錦 2.太極八手 3.鄭子太極拳第一節 |
第十一週 | 六、靜坐、太極拳與小周天、奇經大周天(二) | (一)靜坐 1.靜坐與穴位 2.介紹奇經大周天氣脈路徑 3.操作奇經大周天靜坐 (二)太極拳 1.八段錦 2.太極八手 3.鄭子太極拳第二節 |
第十二週 | 12六、靜坐、太極拳與小周天、奇經大周天(三) | (一)靜坐與穴位 操作奇經大、小周天 (二)太極拳 操作鄭子太極拳第二節 |
第十三週 | 七、靜坐、太極拳與脈輪(一) | (一)靜坐 認識1.介紹脈輪及功能 順時2.脈輪(順時針針) 運氣法 (二)太極拳 操作鄭子太極拳第三節 |
第十四週 | 七、靜坐、太極拳與脈輪(二) | (一)靜坐 脈輪(逆時針)運氣法 (二)太極拳 操作鄭子太極拳第三節 |
第十五週 | 八、靜坐、太極拳與色彩 | (一)靜坐 1.了解脈輪與色彩 2.三田採氣法 (二)太極拳 操作鄭子太極拳第三節 |
第十六週 | 16. 九、靜坐、太極拳與五行(一) ( | 一)靜坐 1.了解五行生剋 2.了解五臟與樂器發音共振原理 3.配合五行音樂觀照五臟靜坐 (二)太極拳 操作鄭子太極拳第三節 |
第十七週 | 九、靜坐、太極拳與五行(二) | (一)靜坐 觀照五臟靜坐 (二)太極拳 操作鄭子太極拳37式 |
第十八週 | 結業成果展週 | 結業成果展出席,展現班級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