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室內課):○1相見歡 ○2介紹本學期的課程 ○3淡水史概論 | 由熟悉的淡水景點,進而認識淡水的歷史 從不同視野-陸、海、空看淡水,為後續的課程有初步的認識淡水 |
第二週 | (室內課):臺北盆地的開墾—淡水篇 | 清朝時淡水河流域的開墾,淡水地處淡水河口,扮演著對接中國的港口角色。 |
第三週 | (室外課):走讀公司田溪 | 藉由走讀公司田溪,認識開墾時期的淡水,以及新市鎮的過往文史 |
第四週 | (室外課):走讀淡水—從城仔口,進入重建老街,走向滬尾市街 | 實地走訪重建街老街,認識開墾時期的淡水、街市的淡水,開港後的淡水 |
第五週 | (室內課):淡水河流域的開墾—新莊篇 | 清朝時淡水河流域的軍備自八里開始,再由淡水河口往中游-新莊挪移 |
第六週 | (室外課):走讀新莊廟街 | 走訪北台灣著名的老街-新莊廟街 |
第七週 | (室內課):淡水河流域的開發—艋舺篇 | 認識清朝淡水河流域最大城市,進一步了解艋舺與淡水之間的連結 |
第八週 | (室外課):走讀艋舺 | 走訪清朝時期北台灣知名的大都市-艋舺,進一步了解艋舺與淡水之間的連結 |
第九週 | 公共論壇週 | 公共論壇週 |
第十週 | (室內課):認識淡水的鄰居Part 2--三芝 | 認識淡水的鄰居三芝 |
第十一週 | (室外課):走讀-三芝老街 | 實地走訪三芝,認識淡水的鄰居三芝 |
第十二週 | (室內課):淡水河流域的開發—大稻埕篇 | 認識清末淡水河流域的茶市,進一步了解大稻埕與淡水之間的連結 |
第十三週 | (室外課):走讀大稻埕 | 走訪清末台灣的茶市-大稻埕,進一步了解大稻埕與淡水之間的連結 |
第十四週 | (室內課):淡水河流域的開發—台北城篇(一)台北城的興建與消失 | 認識清末台北城的建設,進一步了解三市街,台北城與大稻埕與艋舺之間的連結 |
第十五週 | (室內課):淡水河流域的開發—台北城篇(二)台北城風雲 | 認識清末台北城內的建設,以及朝代交替的更替 |
第十六週 | (室外課):走讀台北城 | 實地走訪台北城內,認識風華台北城 |
第十七週 | (室內課):走讀淡水-街頭巷尾來去走走之總結與分享 | 請學員分享上課心得,並提出建議,做為未來課程安排的依據 |
第十八週 | 成果展週 |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