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消防博物館 | 消防博物館是目前全臺唯一保存最完善的專業消防歷史建築物,目前為防災館,除展現消防之歷史及古消防文物外,更提供各項防火(災)之教育功能;此外仍保留消防分隊維持救災功能。並可讓孩子透過穿消防服射水滅火、火場逃生、開消防電動車等各項活動與設施體驗消防工作;還有消防救災3D彩繪牆好好拍,是IG打卡新熱點,走一趟「新竹市消防博物館」大豐收! |
第二週 | 消防博物館 | 消防博物館是目前全臺唯一保存最完善的專業消防歷史建築物,目前為防災館,除展現消防之歷史及古消防文物外,更提供各項防火(災)之教育功能;此外仍保留消防分隊維持救災功能。並可讓孩子透過穿消防服射水滅火、火場逃生、開消防電動車等各項活動與設施體驗消防工作;還有消防救災3D彩繪牆好好拍,是IG打卡新熱點,走一趟「新竹市消防博物館」大豐收! |
第三週 | 嗎啡韓式拿鐵專賣 | 店內裝潢保留蠻多原本simple簡單吃的清新風貌,再加入店家自己的小巧思,融入一些韓式簡約的元素,溫馨舒適之中帶點時尚感,二樓有一面花草牆拍照很好看,感受陽光自然的灑落,喝杯順口的拿鐵,愜意地度過短暫的午後時光,覺得很幸福 |
第四週 | 親水公園 | 新竹護城河(東門大溝)親水公園位於東門圓環往文化街方向,從林森路至中央路長600公尺、寬約56公尺的護城河(東門大溝),從2000年開始規劃設計,成為新竹市的新八景,草皮與流水讓市民更能體會親水的樂趣,加上沿岸的樹木、植栽以及兩處小型的階梯劇場提供民眾戶外表演,讓新竹護城河(東門大溝)親水公園成為新竹市民假日休閒的好去處。 |
第五週 | 親水公園 | 新竹護城河(東門大溝)親水公園位於東門圓環往文化街方向,從林森路至中央路長600公尺、寬約56公尺的護城河(東門大溝),從2000年開始規劃設計,成為新竹市的新八景,草皮與流水讓市民更能體會親水的樂趣,加上沿岸的樹木、植栽以及兩處小型的階梯劇場提供民眾戶外表演,讓新竹護城河(東門大溝)親水公園成為新竹市民假日休閒的好去處。 |
第六週 | 舊是經典 | 舊是經典使用北歐風格的傢俱點綴,復古的氣息漫延,牆壁上還有傢俱的介紹,這種咖啡色系的裝潢有種家的感覺。 |
第七週 | 將軍村 | 將軍村位在金城一路,因先後有上百位將軍居住而得名,這些建築主要參考美軍顧問團宿舍建造,因具文資特色,已登錄為歷史建築,並轉型為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其中3棟眷舍已化身為生活里院、修復館及慢食學院,未來將成為展覽、眷村味等複合式資訊園區,也規畫戶外野宴區、窯灶區、大地圖書館-可食地景區,其中原為將軍村的醫務所及竹人托兒所的大地圖書館,修復過程還意外挖出「防空洞」遺跡,展現823砲戰後興建的將軍村樣貌,此次也特別加強風雨棚架、擋土牆,加強對遺跡的維護。 |
第八週 | 將軍村 | 將軍村位在金城一路,因先後有上百位將軍居住而得名,這些建築主要參考美軍顧問團宿舍建造,因具文資特色,已登錄為歷史建築,並轉型為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其中3棟眷舍已化身為生活里院、修復館及慢食學院,未來將成為展覽、眷村味等複合式資訊園區,也規畫戶外野宴區、窯灶區、大地圖書館-可食地景區,其中原為將軍村的醫務所及竹人托兒所的大地圖書館,修復過程還意外挖出「防空洞」遺跡,展現823砲戰後興建的將軍村樣貌,此次也特別加強風雨棚架、擋土牆,加強對遺跡的維護。 |
第九週 | 江山藝改所 | 六十年三層樓的老式住宅,江山藝改所於去年(2018年)正式接待來自各處的旅人,複合式的背包客棧,一樓販售著書籍,前方半開放展演空間,二樓樓梯上來正對的是背包客棧房門,右側滑動式木門則進入咖啡廳空間。 |
第十週 | 北大教堂 | 聖母聖心主教座堂(又名聖母無玷聖心主教座堂)是天主教新竹教區的主教座堂,位於臺灣新竹市中正路與北大路路口,因而俗稱北大教堂或北大堂。本堂也是桃、竹、苗三縣聖堂之母,通稱母堂。本堂落成於1957年,為天主教會在新竹的重要場所,也是著名建築地標。 |
第十一週 | 北大教堂 | 聖母聖心主教座堂(又名聖母無玷聖心主教座堂)是天主教新竹教區的主教座堂,位於臺灣新竹市中正路與北大路路口,因而俗稱北大教堂或北大堂。本堂也是桃、竹、苗三縣聖堂之母,通稱母堂。本堂落成於1957年,為天主教會在新竹的重要場所,也是著名建築地標。 |
第十二週 | 文化凱旋 | 成果展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