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9/3 相見歡+景美藍綠帶(景美溪親水+仙跡岩親山步道) | 師生相互認識及課程主題、時間與進行方式的介紹+分組(輪流戶外紀錄) 步行前往景文街景美溪及走景興路仙跡岩親山步道(眺望景美溪(含舊河道(萬和+萬年)帶狀公園)、萬盛溪入新店溪的城市藍綠帶(生態綠網) |
第二週 | 9/10 景美溪下游支流走讀(1) | 步行景美溪下游右岸步道+由西向東依序經過景美溪支流~軍功坑溪、坡內坑溪、灰窯坑溪、石壁坑溪、密婆坑溪下游到台北能源之丘~福德坑復育公園,並觀察沿線植栽、鳥類、水岸環境生態與人文並紀錄 ◎集合時點:14:00捷運木柵站出口 |
第三週 | 9/17 北市跨域走讀:信義松山 | 前往信義豹山溪與永春埤濕地、 松山虎山溪流域 比較不同市府時代溪流復育的做法 ◎集合時點:14:00 象山捷運站出口集合 |
第四週 | 9/24 景美溪下游支流走讀(2)+跨域走讀 | 步行景美溪支流~坡內坑溪全流域、經博嘉運動公園、坡內坑溪壺穴再步行拳山古道、糶米古道經崇德街前往吳興街600巷信義區新埤溪(到泰和公園及加爾第咖啡吳興店結束)觀察沿線植栽、鳥類、水岸環境生態與人文並紀錄◎集合時點:14:00捷運木柵站出口 |
第五週 | 9/24 景美溪流域故事館討論1+萬盛溪中游與仙跡岩步道支線 | 戶外走讀小組分享+介紹景美溪守護歷程(景美溪慶生+鴨鴨放流介紹) +後續戶外行程預告 以YOUBIKE或共乘前往興隆公園還車/會合,步行經興隆路二段220巷65弄走仙跡岩步道大麥山莊支線(眺望萬盛溪中游南支流河谷) |
第六週 | 10/8 跨市流域學習(桃園中壢) | 步行中壢火車站前後站雙溪(老街溪新街溪) 環狀水岸(對比不同時期的水岸整治)◎集合時點:14:00 桃園中壢火車站前站出口 |
第七週 | 10/15 北市跨域走讀:內湖 | 步行1.8公里走訪內湖金瑞治水源區(台北市第一個蜻蜓復育濕地公園)與碧湖步道(1327公尺)經大溝溪治水生態園區到大湖公園站(850公尺)◎集合時點:14:00 內湖捷運站1號出口 |
第八週 | 10/23 跨市流域學習(新北淡水) | 搭輕軌前往行政中心站,步行淡水新市鎮溪流~公司田溪、北投溪生態人文之旅觀察沿線植栽、鳥類、水岸環境生態與人文並紀錄 ◎集合時點:14:00 紅樹林捷運站出口 |
第九週 | 公民參與週 | 原課程停課,需選讀至少一門公民素養課程 |
第十週 | 11/5 跨市流域走讀(新北楣仔寮溪銀河洞+貓空大坑溪) | 轉搭綠12公車經北宜路到銀河洞下車,步行楣仔寮溪銀河洞步道,越域到貓空大坑溪 (可選搭貓纜或公車下山) 觀察沿線植栽、鳥類、水岸環境生態與人文並紀錄。◎集合時點:14:00 新店捷運站出口 |
第十一週 | 11/12 跨市流域學習(新北鶯歌) | 走訪民間新北大嵙崁環境文教協會認養經營新北鶯歌大漢溪高灘地海綿城市經營(手作地下雨撲滿)+生物多樣性棲地經營。新北市府建設龍窯橋(景觀橋+友善行人/單車+在地陶瓷鄉土教育)+水質改善設施~鶯歌礫間處理場+生態池。觀察大漢溪及鶯歌溪植栽、鳥類、水岸環境生態與人文並紀錄。◎集合時點:14:00鶯歌火車站出站二樓集合 |
第十二週 | 11/19 景美溪下游支流走讀(3) | 走訪指南溪下游、政大藝文中心、景美溪下游與待老坑溪與阿泉坑溪(同時觀察沿線棲地、魚類、鳥類與河岸植被)+訪人文景點“等一個人咖啡”景美總店。◎集合時點:14:00 政大校門口 |
第十三週 | 11/26 景美溪下游支流走讀(4) | 步行景美溪支流~軍功坑溪全流域、和平東路四段轉搭公車過莊敬隧道到捷運麟光站,再步行前往富陽生態公園走訪民間荒野保護協會經營藍綠棲地,同時觀察沿線植栽、鳥類、水岸環境生態與人文並紀錄。◎集合時點:14:00捷運木柵站出口 |
第十四週 | 12/4 景美溪流故事館(2)+景美溪舊渡口+舊景美溪走訪 | 戶外走讀小組分享及+景美溪流域介紹2(產業及中上游)+後續戶外行程預告。步行景福街到溪口解說舊渡口+到舊景美溪河道~萬和帶狀公園(兼介紹景美溪開蓋)。 |
第十五週 | 12/10 跨市流域學習(新北板橋) | 新北市板橋區多樣河域經營走讀:新北市圖書館總館、海綿城市、湳仔溪步道、435藝文園區、大漢溪溼地廊道、新月橋與河堤創意經營,同時觀察沿線植栽、鳥類、水岸環境生態與人文並紀錄。◎集合時點:14:00 府中捷運站3號YOUBIKE |
第十六週 | 12/17 關渡平原濕地/溪流水利/賞稻浪之旅) | 漫步田心仔(埤塘菜園)景觀綠道、大業路517巷水磨坑溪、貴子坑大排、關渡平原、基隆河右岸車道、磺港溪四斑細蟌保育區、關渡平原主要灌溉水源~八仙圳到(口其)哩岸捷運站(觀看周邊水圳景觀與文化),同時觀察沿線植栽、鳥類、水岸環境生態與人文並紀錄。◎集合時點:14:00 北投捷運站出口 |
第十七週 | 12/24 跨區流域學習:河濱與市區公園藍綠環境營造(松山) | 走訪基隆河彩虹橋(河段入口意象)+河堤文史地標營造、松山社大錫口人工濕地(參與式預算營造並由社大河川巡守隊認養經營)及民生社區富民生態公園仿溪流環境營造(生態池與原生動、植物復育)◎集合時點: 14:00:松山捷運站3號出口 |
第十八週 | 12/31期末分享會 | 小組學期分享與期末成果討論+預告下學期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