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開學相見歡~課程介紹 | (相見歡/課程介紹、選舉幹部、學員通訊資料校對)、隨意手沖咖啡、淺嘗與鑑賞 |
第二週 | 認識咖啡文化與起源、從一顆種子到手中的咖啡 | 1.咖啡的起源 2.咖啡文化 3.咖啡產地、品種 4.精品咖啡 、莊園咖啡 5.咖啡品質分級 6.咖啡處理方法 |
第三週 | 手沖咖啡-溫度、沖煮時間對沖煮的影響 | 1.手沖器材介紹 2.應用不同水溫沖煮咖啡、品嚐、評論咖啡風味特色。 |
第四週 | 手沖咖啡技巧與實作-注水法 | 各式注水手法之沖煮技巧介紹、示範、實作、比較及品評風味之差異變化。 |
第五週 | 手沖咖啡技巧與實作-研磨度 | 1.各式研磨咖啡機器的類型特性與運用。 2.研磨顆粒度VS咖啡風味的影響、品評 3.濾掛式咖啡包沖泡教學、DIY濾掛式咖啡包 |
第六週 | 手沖咖啡技巧與實作-新鮮度 | 1.如何辨識咖啡的新鮮度 2.烘焙日期距沖煮時間的間隔長短、對咖啡風味的影響、 實作品評、比較。 |
第七週 | 手沖咖啡技巧與實作-烘焙度 | 1.咖啡烘焙簡介 2.烘焙度的辨識、 3.實作品評分析各種咖啡烘焙度特色與對咖啡風味的影響 |
第八週 | 認識咖啡生豆、挑豆 | 1.辨識瑕疵豆、瑕疵豆分類、分級 2.挑出瑕疵豆並分辨其瑕疵類型 |
第九週 | 公民參與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
第十週 | 評定咖啡品質的杯測法: 嗅覺與味蕾開發 | 1.杯測介紹 2.風味輪簡介 3.杯測流程實作、品鑑 |
第十一週 | 認識不同類型的手沖壺、不同結構材質的濾杯 所沖煮出來的風味口感差異比較 | 手沖技巧介紹、實作、比較、品嚐 1.不同類型的手沖壺沖煮特色 2.不同結構材質的濾杯所沖煮出來的咖啡風味與口感差異比較 |
第十二週 | 什麼是萃取率? 萃取率VS咖啡風味之關聯性 | 1.金杯理論介紹 2.咖啡萃取原理解析、實測體驗分析 |
第十三週 | 虹吸壺沖煮技巧(一)- 後倒粉方式 | 1.虹吸壺的發明介紹。 2.虹吸壺操作方式介紹。 3.虹吸壺沖煮技巧-不同攪拌法與倒粉方式實作、品嚐 。 |
第十四週 | 虹吸壺沖煮技巧(二)- 先倒粉方式 | 1.虹吸壺的發明介紹。 2.虹吸壺操作方式介紹。 3.虹吸壺沖煮技巧-不同攪拌法與倒粉方式實作、品嚐 。 |
第十五週 | 摩卡壺、法式濾壓壺沖煮技巧 | 1.摩卡壺介紹、操作示範。風味口感分析。 2.法式濾壓壺介紹、實作、品嚐。風味口感分析。 |
第十六週 | 吧檯實戰 (一)-手沖篇 | 學員獨立在吧檯內扮演吧台手角色,為全班同學(扮演客人角色)介紹並應用手沖方式沖煮咖啡、品評咖啡與學習心得分享 |
第十七週 | 吧檯實戰 (一)-虹吸壺篇 | 學員獨立在吧檯內扮演吧台手角色,為全班同學(扮演客人角色)介紹並應用虹吸壺沖煮咖啡、品評咖啡與學習心得分享。 |
第十八週 | 成果展準備週 |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