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資訊
這門課適合誰?
對排灣族傳統勾織文化,有想法、有興趣者
需要準備的工具/軟體?
剪刀、圓椎、毛線針
上課會用甚麼方式進行呢?
親自實際操作後,再由學員自已練習勾織,遇有問題再親自分段解說,細部分解、兩手協調性、分段操作,因應學員學習狀況不同,個別為每位學員調整教學方法及進度。
評量方式
出席率:20%
學習態度:20%
成果展現:25%
課堂討論:10%
實際操作:25%
課程簡介
課程相關照片
課程理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會勾織技巧後,工具製作更是必修課程。而協助販售、創業發展亦是我們所重視的目標。
課程目標
顛覆傳統勾織技藝,結合鮮豔豐富的色彩,賦予羊角勾後背包嶄新的生命力,承襲祖先的智慧並化作再生的力量,傳承古老、珍貴的原住民編織文化,並朝向更多元的發展。
參考書目
自編講義
數位教材連結
是否接受旁聽
是(如額滿課程,恕不接受旁(試)聽)
課程相關費用
學分費
3 學分,3000元【折扣後只需 1500 元】
雜費(電腦、冷氣、場地、設備等費用)
保證金
其他費用
報名費、學員證費用依簡章為準
材料費用(各班開學後,自行收取管理)
羊角勾:900元,鐵架600元,線材160元,雜項:剪刀、圓椎、毛線針等等自購
課程大綱
第一週 | 介紹羊角勾勾織工具 | 傳統羊角勾織後背包的由來,線材及工具選購。 |
第二週 | 羊角勾繞線、8個網結 | 羊角勾使用方法,繞線,整線,順線的重要性。 |
第三週 | 網結起針,針穿線 | 將主線綁在棒針上,抽出主線,辨視網目。 |
第四週 | 羊角勾勾織法 | 熟習兩手協調配合勾織手法。 |
第五週 | 8個網目包底起針 | 辨視確認、正確網目位置,練習勾織出網結。 |
第六週 | 網目大小的控制 | 棒針的大小,應與網目大小一致,糾正手法。 |
第七週 | 色彩配色、圖案、線條 | 線條、圖樣對於排灣族人所代表的意義。 |
第八週 | 網結正確位置 | 網結須勾織於棒針上,低於棒針之下是錯誤的。 |
第九週 | 公民參與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
第十週 | 包底與包身之間的勾織 | 包底與包身交接處,須注意左手配合包身。 |
第十一週 | 包身勾織及接線 | 勤練基本功,將主線欲勾織之計,穿入新的線材。 |
第十二週 | 包身勾織及網目結構 | 了解網目大小出現的原因,不斷調整手勢。 |
第十三週 | 包身勾織及網結對稱 | 網結所產生的繞線、脫線、主線糾節。 |
第十四週 | 包口收尾 | 利用勾針織短針,鬆緊度須拿捏好。 |
第十五週 | 包口加木圈 | 選取適當的位置。將木圈穿入主線,繼續勾織。 |
第十六週 | 包耳勾織 | 為了隱藏背繩的接頭及整體美觀,而製作包耳。 |
第十七週 | 背帶加工及修飾 | 增加個人獨特風格,於背帶上纏繞線材並固定。 |
第十八週 | 勾織後背包總結 | 對於傳統勾織技藝的認識及想法,設計理念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