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美式踢踏舞介紹 | 科學城社大辦學理念介紹、學期行事曆及課程說明 老師、學員自我介紹 踢踏舞與愛爾蘭舞差異 火車步教學 |
第二週 | 踢踏鞋鐵片的使用方式 | 利用踢踏鞋四塊鐵片做出基本四個單音腳法(ball, heel, dig, toe)的運用與變化 |
第三週 | 從1變成2:雙音腳法 | 雙音腳法shuffle練習 |
第四週 | shim sham shimmy(一) | 踢踏舞國歌shim sham shimmy前半段教學 |
第五週 | shim sham shimmy(二) | 踢踏舞國歌shim sham shimmy後半段教學 |
第六週 | suffle圓舞曲 | 利用前五周的腳法進行shuffle組合練習 |
第七週 | 即興入門(一) | 音樂節拍掌握練習 基本即興練習 |
第八週 | 不一樣的雙音腳法 | 新的雙音腳法flap練習 區分shuffle跟flap的差異 |
第九週 | 公共參與週 | 教師帶領學員出席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為正式一堂課 |
第十週 | 公共參與經驗分享 | 老師與同學互相分享在公共參與周的活動心得 |
第十一週 | 讓雙腳永無止境的流動吧 | paddle and roll:單音腳法的進階組合 |
第十二週 | 即興與互動:讓踢踏接觸人群 | 即興踢踏小遊戲互動 從互動中與同學分享踢踏在街頭與民眾交流的經驗 |
第十三週 | 排舞教學(一) | 踢踏舞舞步結合新竹在地音樂 |
第十四週 | 排舞教學(二) | 舞步教學,前半學期的腳法(單音、雙音、單音組合、雙音組合)混合使用 |
第十五週 | 排舞教學(三) | 舞步教學、加強練習不熟練的腳法 |
第十六週 | 公共議題討論 | 藉由排舞的音樂選擇,老師與學生討論從音樂貼近社區,踢踏舞在其中能夠扮演的角色 |
第十七週 | 學期總複習 | 組合腳法回顧、排舞練習 |
第十八週 | 結業成果展週 | 結業成果展出席,展現班級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