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開學相見歡~課程介紹 | (相見歡/課程介紹、選舉幹部、學員通訊資料校對) 進課前沖煮咖啡、了解每位學員的沖煮方式,淺嚐咖啡。 |
第二週 | 淺談各國咖啡文化、分級與交易模式 | 1.咖啡的發展史 2.咖啡後製處理方法 3.咖啡品質分級 4.咖啡豆交易模式 5.低咖啡因沖泡法實作 |
第三週 | 沖咖啡的水你選對了嗎? | 1.軟水和硬水你該選哪種? 2.水質比一比 3.運用不同水質沖煮同一支咖啡豆,研究其對咖啡風味的關係變化之探討與品鑑 4.低咖啡因沖泡法實作 |
第四週 | 手工咖啡-各式冰咖啡製作法(一) | 1.冰滴咖啡製作、品嘗與應用 2.冰釀咖啡製作、品嘗與應用 3.法蘭絨濾布冰咖啡沖煮法 |
第五週 | 手工咖啡-各式冰咖啡製作法(二) | 1.錐形濾杯冰咖啡製作、品嚐 2.單孔扇形濾杯冰咖啡沖煮法 3.虹吸壺冰咖啡沖煮法 |
第六週 | 別讓一顆瑕疵豆壞了事,挑咖啡豆有訣竅 | 1.辨識瑕疵豆、瑕疵豆分類、分級 2.各類型瑕疵豆對咖啡風味的影響 3.挑出瑕疵豆 4.溫度與注水變化沖煮練習 |
第七週 | 咖啡烘焙的基本原理 在家也能烘焙咖啡-手搖陶鍋烘豆 在家也能烘焙咖啡-手搖手網直火烘豆 | 1.咖啡烘焙的原理介紹(一) 2.手搖陶鍋烘豆實作 3.手搖手網直火烘豆實作 4.烘焙時間對咖啡風味的影響實作比較 |
第八週 | 在家也能烘焙咖啡-小鋼炮烘豆(一) | 1.咖啡烘焙的原理介紹(二) 2.簡易烘豆實作-淺烘 3.咖啡烘焙度對味道的影響 |
第九週 | 公民參與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
第十週 | 在家也能烘焙咖啡-小鋼炮烘豆(二) | 1.咖啡烘焙的原理介紹(三) 2.簡易烘豆實作-中烘焙 3.咖啡烘焙度對味道的影響 |
第十一週 | 評定咖啡品質的杯測法: 嗅覺與味蕾開發 三角杯測 | 1.認識咖啡風味輪與運用方式 2.杯測介紹 3.杯測流程實作、品鑑 |
第十二週 | 社區週-社區回饋與關懷 | 1.與在地社區建立良好關係 2.透過到社區介紹咖啡基本知識,沖煮體驗,讓在地芳鄰認識社大,進一步可選擇社大課程作為休閒學習的方式 |
第十三週 | 義式咖啡機操作(一) | 1.義式咖啡萃取與品嚐 2.製作蒸氣奶泡 3.手打奶泡操作&糖漿雕花 |
第十四週 | 義式咖啡機操作(二) | 1.學習拉花技巧-愛心 2.糖漿雕花、立體拉花(1) |
第十五週 | 義式咖啡機操作(三) | 1.學習拉花技巧-洋蔥心 2.糖漿雕花、立體拉花(2) |
第十六週 | 比利時壺介紹與沖煮技巧 | 1.比利時壺介紹、沖煮實作、品嚐 2.虹吸壺VS比利時壺沖煮咖啡的風味比較、沖煮實作、品嚐 |
第十七週 | 吧檯實戰-沖煮大賽流程模擬 | 每位學員獨立在吧檯內沖煮並介紹所要沖煮咖啡的特色、陳述所要呈現的咖啡風味 |
第十八週 | 成果展準備週 |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