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北台灣水故事 | 認識北台灣主要河流 |
第二週 | 基河地景 | 創造者如何雕鑿基隆河 |
第三週 | 濕地之美麗與哀愁 | 介紹台灣各型的濕地生態系統與保育歷程 |
第四週 | 小水草 大世界 | 介紹台灣濕地植物生存策略。 |
第五週 | 基隆河流域概觀與特色 | 基隆河水系概觀與各種特色 |
第六週 | 濕地植物自然觀察 (戶外) | 荒野協會濕地植物庇護中心。 |
第七週 | 螢回城市 蛙鳴鳥叫 / 濕地的經營管理 | 介紹都會公園生態化面臨的課題與困境。 / 介紹生態池的保育策略與經營管理。 |
第八週 | 荒野的棲地守護 /生物多樣性的保育 | 介紹荒野保護協會的棲地守護概念與歷程。/ 介紹生物多樣性的棲地保育原則。 |
第九週 | 公民參與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
第十週 | 河濱公園生態池改造 | 河濱公園生態池改造實作 (戶外)。 |
第十一週 | 基隆河文史與生態 | 探溯基隆河先民文史與自然生態 |
第十二週 | 自然觀察與紀錄 | 介紹自然觀察與記錄的要領。 |
第十三週 | 乞丐趕廟公 / 草木皆兵 | 介紹入侵生物的影響。/ 介紹戶外危險生物與應對。 |
第十四週 | 夜間精靈 | 介紹夜間觀察及兩棲生物。 |
第十五週 | 飲水思源 | 探訪基隆河上游 |
第十六週 | 生物多樣性的保育 | 介紹生物多樣性的棲地保育原則。 |
第十七週 | 棲地維護實作 (戶外) | 松山濕地棲地維護實作。(戶外) |
第十八週 | 錫口水域變遷與觀察 | 介紹錫口段水域之變遷與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