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從好奇心出發 | 介紹本學期課程內容與進行方式,學員們自我介紹、相見歡。邀請大家從「好奇心」出發,發現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快問快答的遊戲讓學員們彼此熟悉,在未來的六周成一同成長互相支持。(桌遊遊戲:Say Anything) |
第二週 | 「心」的整理收納術 | 家中需要大掃除,日常用品和衣物需要收拾整齊;而自己的心靈是否也要整理呢?本課程帶著學員們回顧不同階段的自己,聊聊生活中不同階段的挑戰和壓力,運用簡單的「心智圖」活動,畫的同時整理出自己的心路歷程。(桌遊遊戲:換言一新) |
第三週 | 生活的GPS導航 | 在人生的道路上,常常面臨需要作決定的岔路口,本課程將和學員們一起探討自己心中的導航系統如何運作,並且透過好玩的「說書人」牌卡遊戲,看見自我概念在社會價值與環境的影響。(桌遊遊戲:妙語說書人) |
第四週 | 同理心是什麼? | 大家常說要有同理心,而同理心和同情心並不相同,究竟該怎麼做才是富有同理心的表達呢?先從桌遊「同感」的遊戲開始,引導學員們在遊戲過程中看見不同情境之下自己的感受,在日常中發展出照顧自己與同理他人的技巧。(桌遊遊戲:同感) |
第五週 | 好好溝通小撇步 | 在職場、婚姻或親子、家庭中如何營造良好氣氛的溝通;溝通的時候產生衝突該如何應對?需要避開衝突或者有其他的應變之道?本課程和學員們討論在不同關係中的溝通難題與小撇步,學員們將透過「傳情畫意」溝通遊戲彼此分享生活經驗與心得。(桌遊遊戲:傳情畫意) |
第六週 | 抓狂了,怎麼辦? | 有些人的情緒起伏大,像是踩到地雷一下爆發、有些人相對平穩;面對同一件事情,大家的感受不見得一樣。課程將介紹情緒如何運作,情緒和大腦、身體的關聯,學習情緒調節技巧。(桌遊遊戲:實話實說) |
第七週 | 衝突:不一樣的溝通方式 | 文化教導我們要「以和為貴」,大家在人際相處上盡量避免衝突,但其實衝突也可以化解為正向溝通;透過情境設計遊戲,學員們學習到「衝突」的不同模式,面對衝突的處理方法;若在生活中面臨「衝突」的情境,能夠創造出雙贏的結果。(桌遊遊戲:妙筆神猜) |
第八週 | 關係中的平衡:想改變,但不知如何開始? | 從心理學的溝通姿態,和成員們一同回溯自己在婚、家庭、親子或職場上的人際相處,學習情緒調節、提升溝通品質。(遊戲活動:牌卡) |
第九週 | 公民參與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
第十週 | 重新打造理想生活 | 在課堂中運用「重新框架」的練習,學員們能看見自己生活中的盲點以及無效的想法,重新打造生活。(桌遊遊戲:偵探俱樂部) |
第十一週 | 幸福回憶 | 課堂中和學員們討論「記憶」的大腦運作機制,以及回憶如何增加生活幸福感,並且在遊戲中產生體悟與學習。(桌遊遊戲:哆寶) |
第十二週 | 從一件你想要改變的事情開始 | 人的個性會改變嗎?性格是天生的嗎?課堂將從帶領學員們探討人在不同階段的改變,在活動中帶領學員們分享自己在不同歷程的心境。 |
第十三週 | 失敗不可恥也很有用 | 生活中難免會有挑戰與壓力,面對壓力的方式與心態往往也影響到身心健康。本課程的主題將討論中年成人的各式生活壓力、健康狀況與壓力管理,課堂遊戲將請學員們一同腦力激盪,創造出彈性面對挫折與壓力的好方法。(桌遊遊戲:誰是牛頭王) |
第十四週 | 身兼數職下的自我照顧 | 自己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往往受到社會價值觀的影響,尤其「性別」常常成為關鍵因素卻容易被忽略。課堂中透過說故事桌遊,和學員們討論邁入婚姻、家庭或者工作成就等不同階段的抉擇,自己如何造就現在的自己。(遊戲活動:角色扮演) |
第十五週 | 中年「不」危機 – 談人生不同階段的卡關 | 本課程提出中年階段的各式議題與學員們一同討論,例如社會上常提及的「中年危機」,以心理學的角度將如何詮釋?課堂中將邀請學員們帶著自身經驗與想法前來交流。(桌遊遊戲:人生) |
第十六週 | 生活習慣養成術 | 談習慣如何形成,我們如何透過心理學方法來學習新習慣,放下舊習慣。藉由「矮人礦坑」桌遊活動,和學員們在遊戲中討論習慣如何影響生活方式與身心健康。(桌遊遊戲:矮人礦坑) |
第十七週 | 樂活心理 | 可以從人的個性和心理來預測健康或壽命嗎?課程中和學員們討論有趣的心理學研究,進而探討人的特質與其生活狀況與身心健康的關聯。課堂上將透過文章分享與分組活動,討論影響健康與壽命之心理因素。 |
第十八週 | 打造我的幸福心生活 | 邀請學員們在「從前從前」的遊戲,開始說出自己的「心」生活故事。課程最 後將和學員們一同回顧十八周課程,並且期待學員們能夠在課程結束後仍持續交流,成為彼此幸福「心」生活的好夥伴。(桌遊遊戲:從前從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