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undefined | undefined |
第二週 | 九芎林的古地名介紹 | 芎林現今仍保存許多舊有地名,將針對古地名進行介紹 |
第三週 | 九芎林的水圳介紹 | 九芎林在清代與日治時代建築許多水圳,是芎林生活的重要命脈 |
第四週 | 九芎林的祭祀圈 | 芎林可分為兩大祭祀圈:福昌宮與廣福宮 |
第五週 | 九芎林的文化慶典 | 九芎林有其在地的特色慶典,透過課程介紹了解在地文化 |
第六週 | 九芎林的宗族聚落 | 九芎林由姜勝智與劉承豪家族共同開發,除此之外,後續也有許多家族加入開墾,並呈現不同的宗族聚落 |
第七週 | 紙寮窩家族的故事 | 紙寮窩以來自廣東饒邑的劉氏宗親為主,何種契機讓紙寮窩開創了造紙產業? |
第八週 | 紙寮窩與社區營造 | 紙寮窩何以會走上社區營造的道路?社區營造這條路上是否一帆風順? |
第九週 | 公民素養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
第十週 | 紙寮窩與微笑社區 | 紙寮窩從2015年參與文化局的微笑社區選拔,於全新竹縣25個社區中脫穎而出,了解這段辛苦的歷程 |
第十一週 | 紙寮窩與社區規劃師 | 介紹社區規劃師的培訓目的,讓學員認識社規師功能,以及社規師在紙寮窩如何規劃? |
第十二週 | 紙寮窩竹紙產業復振計畫 | 紙寮窩的造紙產業已沒落超過一甲子,有沒有機會重新復振?是否需要借助公部門的力量讓紙寮窩的風華再現? |
第十三週 | 紙寮窩輕旅行體驗 | 帶領課程學員親身體驗紙寮窩輕旅行遊程,並提供心得回饋,增加學員未來在自己社區輕旅行規劃的技能。 |
第十四週 | 社區營造、社區產業與社會企業之討論 | 社區營造是由社區居民發揮群策群力,讓社區居民的生活可以豐富與美好,若希望有年輕人的加入,又有甚麼因素必須考慮?值得探討與解決 |
第十五週 | 個案討論(九讚頭文化協會) | 九讚頭文化協會投入社區營造超過二十年,創立台灣水色手工包建立品牌,台灣水色產品並於誠品書店上架,成為非營利組織商品行銷推廣的典範之一 |
第十六週 | 個案討論(桃園龍潭大中正社區) | 桃園龍潭大中正社區發展客家花布產業,集合社區媽媽製作客家花布產品,以結婚嫁娶用的帶路雞為明星場品,並成立社會企業,將銷售獲利回饋給關懷據點,成為桃園市重要的社會企業指標 |
第十七週 | 個案討論(桃園龍潭高原社區) | 桃園龍潭高原社區發展艾草產業,將社區閒置農地種植艾草,並由社區發展協會收購,開發艾草產品,銷售獲利回饋社福單位,有益於社企發展 |
第十八週 | 期末心得分享 | 帶領學員分享課程的心得,進而討論自己居住社區未來社區產業與社會企業發展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