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紐約‧星光‧百老匯》 “Broadway – The American Musical: Explores the 100-Year History and Evolution of American Art Form.” 《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 (1927) | |
第二週 | 《歡樂船》“Show Boat” (1927 /1951). 《百老匯之歌》“The Broadway Melody of 1929” (1929) | 百老匯音樂劇的里程碑。重溫好萊塢早期的有聲電影代表作,影史上第一部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有聲電影 |
第三週 | 蓋西文《乞丐與蕩婦》George Gershwin “Porgy and Bess” (1935) | 第一部可以進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上演的音樂劇 |
第四週 | 《綠野仙蹤》“Wizard of Oz” (BW., 1903; Film, 1939; BW., 1975; Film, 1978) | 裘蒂 ‧嘉倫 Judy Garland 家喻戶曉的成名作 |
第五週 | 《百老匯歌舞 1940》“Broadway Melody of 1940” (1940) | 早期百老匯當紅巨星佛雷‧亞斯坦與琴‧羅傑 |
第六週 | 《勝利之歌》"Yankee Doodle Dandy" (1942) . 《七小福》 “The Seven Little Foys” (1955) | 「百老匯之父」喬治‧柯漢的生平與艾迪‧佛依的故事。 |
第七週 | 《可愛之極》“You Were Never Lovelier” (1942) . 《假日客棧》“Holiday Inn” (1942) | 麗泰‧海華斯與平‧克勞斯貝 |
第八週 | 《奧克拉荷馬》“Oklahoma” (1943, 1955, 1998) | 理查‧羅傑斯與奧斯卡‧漢姆斯坦的第一次成功合作 |
第九週 | 公民週 | 學員自由選修公民週論壇 |
第十週 | 《火樹銀花》或《相逢聖路易》“Meet Me in St. Louis” (1944). 《年度州集》或《展覽會之約》“State Fair” (1945) | 描寫迎接每年一度盛會的期待心情 |
第十一週 | 《錦城春色》“On the Town” (1944, 1949, 1992) 《旋轉木馬》或《天上人間》“Carousel” (1945, 1956) | 二戰時期的人生描寫 |
第十二週 | 《飛燕金槍》“Annie Get Your Gun” (1946, 1950) | 十九世紀末水牛‧比爾西部蠻荒秀的精采呈現 |
第十三週 | 《彩虹仙子》“Finian’s Rainbow” (1947; Film 1968) | 佛雷‧亞斯坦人生最後一部歌舞片 |
第十四週 | 《南海天堂》或《蓬島仙舞》“Brigadoon” (1947, 1954). 《海盜》“The Pirate” (1948) | 金‧凱利百老匯與歌舞片之代表作 |
第十五週 | 《復活節大遊行》“Easter Parade” (1948) | 裘蒂‧嘉倫與佛雷‧亞斯坦唯一合作的音樂喜劇 |
第十六週 | 《刁蠻公主》或 《吻我,凱特》 “Kiss Me, Kate” (1948, 1953, 2001) | 柯爾‧波特藉莎士比亞喜劇《馴悍記》組合而成的精彩戲中戲。第一屆東尼獎最佳音樂劇得主 |
第十七週 | 《南太平洋》“South Pacific” (1949, film 1958, 2001) | 第二屆東尼獎最佳音樂劇得主,普立茲獎得主 |
第十八週 | 成果展準備週 |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