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秋、冬季種植計劃 | 1. 了解當季作物,訂定種植計劃 2. 討論種植重點與物種育苗準備 |
第二週 | 過季作物處理與 植前準備 | 1. 過季作物處理與留存作物 2. 從調土整地,準備秋季種植製作液肥備用 |
第三週 | 秋季作物與中期作物種植 | 1. 種子、種苗、扦插種植。 2. 開始種植當季作物,以短期葉類的苗和種子種植為主 3. 以混種方式種植,利用作物間的相互影響,減少病蟲害 |
第四週 | 覆蓋和施肥 | 1. 配合覆蓋,減少水份的使用與蒸散,達到少澆水的目的 2. 適度施肥,薄肥多施 |
第五週 | 除草與防病 | 1. 適度除草和草生栽培 2. 雜草的用處利用木酢液減少真菌滋生 |
第六週 | 田間維護 | 1. 老病作物的處理 2. 保持田間的通風度促進作物的健康 |
第七週 | 忌避作物介紹 | 1. 辛香類作物 簡單香草植物種植 |
第八週 | 冬季作物種植 | 1. 冬季作物種植 低溫季節植物和經霜作用 |
第九週 | 公民參與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
第十週 | 採收和留種 | 1. 作物的採收方式 2. 如何判斷種子成熟 留種的準備的工作 |
第十一週 | 友善種植分享 | 1. 從友善開始去面對環境與作物 2. 用簡單而有機的方式開始種植 |
第十二週 | 堆肥的製作 | 1. 建立自然堆肥區,回收雜草和落葉,建立生態循環概念 學習麻袋堆肥,製作短期肥料 |
第十三週 | 社區參與講座 | 讓學員們走入社區,藉由相互的參與和學習,了解在不同環境中的種植情形,同時可以讓學員們將種植理念推廣給社區。 |
第十四週 | 芽菜種植 | 在缺少蔬菜的季節裡,要如何享有好種又營養的蔬菜呢?讓我們透過芽菜種植,來學習自給的好方法。 |
第十五週 | 居家種植介紹 | 剩菜種植與居家種植 |
第十六週 | 社區友善分享 | 社區友善延伸:小盆栽分享,種植經驗分享 |
第十七週 | 酵素製作 | 環保酵素及其他農耕生活應用,如艾絨、糖漬、蜜漬等。 |
第十八週 | 期末同歡—採收和料理 | 是友善農耕的分享活動的重頭戲!大家在歡樂聲中,品嚐著自己的種植,了解自然和我們之間的連結,而能更加的樂在綠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