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客家的由來 | 1.中原漢人避亂南遷之歷史 2.廣東客家人 3.客家來台祖 4.歌曲教唱:鳯陽花鼓 |
第二週 | 山歌的起源 | 1.詩經 2.唐詩 3.竹枝詞 4.地方民歌 5.歌曲教唱:落水天 |
第三週 | 盛行與被禁之原因 | 1.盛行:口頭文學(大眾化) 2.被禁:文人歧視 3.歌曲教唱:老兩口愛唱歌 |
第四週 | 客家山歌之意境 | 1.深刻感人 2.文野兼備 3.老少咸宜 4.雅俗共賞 5.歌曲教唱:難捨有情人 |
第五週 | 修詞技巧 | 1.文采四溢 2.趣味橫生 3.風格獨特告(絶非打油詩) 4.歌曲教唱:窮妹願嫁窮老公 |
第六週 | 歌詞聲韻 | 1.山歌與唐詩不同 2.海陸腔與四縣腔之聲韻差別 3.歌曲教唱:六月落水毋過坑 |
第七週 | 認識廣東山歌 | 1.地區山歌 2.戲曲山歌 3.竹板歌等特殊山歌 4.歌曲教唱:梅縣山歌、竹板歌 |
第八週 | 台灣山歌之介紹 | 1.北部 2.南部 3.小調 4.三腳採茶 5.歌曲教唱:老山歌、大埔調 |
第九週 | 公共論壇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
第十週 | 如何把山歌唱好 | 1.獨唱:慎選歌詞、隨詞改譜 2.對唱:歌詞對答、慎選對象 3.歌曲教唱:山歌獨唱、山歌對唱 |
第十一週 | 山歌之重唱與合唱 | 1.重唱與合唱之區別 2.山歌重唱與合唱之理論基礎 3.歌曲教唱:山歌重唱(合唱) |
第十二週 | 山歌之功能與價值 | 1.時代功能:紓情消遣 2.社教價值:教於樂 3.歌曲教唱:度子歌、蘇萬松調 |
第十三週 | 困境與挽救之道 | 1.困境:功能式微、誘因漸失 2.挽救:改編舊歌、創作新曲 3.101年新竹縣比賽詞曲冠軍歌曲:扇仔愛撥正有風 |
第十四週 | 創新之客語歌曲 | 1.客語流行歌之興起 2.創新歌曲之介紹 3.97年台北縣比賽第三名作品:想妹想到狂 |
第十五週 | 客語歌曲之合唱 | 1.分部 2.同聲與混聲 3.海陸與四縣具有和聲效果 4.歌曲教唱:客家妹 |
第十六週 | 認識老古人言 | 1.老古人言之形成 2.特點與功能 3.種類與舉例 4.102年新竹縣比賽三名作品:同林鳥 |
第十七週 | 老古人言之力行與傳承 | 1.慎用 2.力行 3.傳承 4.歌詞之最佳元素題材 5.96年台北縣比賽第二名作品:茶枝吞落肚 6.補充歌曲:期待再相逢 |
第十八週 | 成果展準備週 |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