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基本介紹 | 1.認識竹東社區大學、公民素養週理念 2.徵選班代 3.本學期授課大綱與配合事項 4.學員自我介紹 5.素描工具使用 |
第二週 | 形態單純化 | 運用幾何圖形的聯想,抓住整體的關聯性,來輕鬆地描繪頭像,如仰角、俯視、側面、半側面、正面等。 |
第三週 | 人物頭型分類 | 人物頭型的基本結構和形體:主要塊面、腦顱塊面和臉部塊面的畫法、臉部塊面的形體。 |
第四週 | 運用輔助線抓輪廓 | 輪廓要抓準,多運用輔助線幫助確定位置,抓住頭部基本形、五官位置、明暗交界線的位置、頭與肩的關係。 |
第五週 | 眼、鼻、嘴 | 1.把握住下顎、臉頰、顏面上等骨骼型態,然後再抓準眼、鼻、口的位置關係。 2.頭、臉部構造分析。 3.眼、鼻、嘴之畫法。 |
第六週 | 鉛筆明暗 | 明暗交界線是決定頭部深度、體積的關鍵,顴骨處在交界線最突出部位,有高有低,有突出也有柔和,可視特徵而定。 |
第七週 | 五官的細部修飾 | 描繪眼睛的重點、笑容和三角形準則、從各個角度觀察鼻子。 |
第八週 | 神韻、細節 | 臉部的表情與神韻:有的劍眉濃重而富個性,有的眼睛炯炯有神,抓住人物的內在。 |
第九週 | 公民素養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
第十週 | 側面畫法 | 1.側面的頭、臉部構造分析 2.側面的眼、鼻、嘴之畫法 |
第十一週 | 頭髮 | 1.頭髮技法:頭髮也有明暗對比 2.頭部空間感的處理 3.深髮色的描繪方法 4.淺髮色的描繪方法 |
第十二週 | 男性頭像畫法 | 1.男性臉部的特徵 2.男性人物整體感表現:剛硬的線條、輪廓表現 |
第十三週 | 女性頭像畫法 | 1.女性臉部的特徵 2.女性人物整體感表現:柔順的線條、陰暗面不用畫太多。 |
第十四週 | 融入式課程 | 介紹蕭如松紀念館講述客家文化與歷史,藉由心靈的感受與視覺觀察建築外觀再透過解說與學員互動。 |
第十五週 | 小孩頭像畫法 | 1.繪製小孩的頭部 2.卡通化的頭部畫法 |
第十六週 | 老人頭像畫法 | 在臉上增添歲月痕跡,訓練靈感的捕捉與人物題材的選擇。 |
第十七週 | 自畫像 | 畫出最佳神韻的自畫像,深入了解自己造形與臉部變化。 |
第十八週 | 成果展準備週 |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