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苗栗社大 113-秋季班  古道探索與體驗

 招生人數:45人
 連絡電話:037-338821
 上課日期:2024-09-22 (第一週),(共13週)
 上課時間:每星期日 早上 8點0分~16點0分
 上課地點:北區-校外課程(竹南)

課前資訊
 這門課適合誰?
5@
 需要準備的工具/軟體?
物品:簡易登山裝備(背包、雨具、帽子、手套、毛巾、礦泉水、午餐自備,
登山靴、登山杖)
服裝:排汗透氣衣物
其他 :筆記本、筆、相機(個人紀錄用)
 上課會用甚麼方式進行呢?
4@
 評量方式
9@50,,,,

課程簡介
 課程相關照片
         
 課程理念
藉由實際的森林健行步道生態體驗,感受自然的美好,大自然生態就是教材。
 課程目標
35@@走訪古道促進身心健康,透過自然觀察及親近體驗之方式,認識生態環境及大地生物的特性,增加學員生活視野,增進對環境保育與生態旅遊之樂趣。促進生態之維護進而對珍惜環境友善之宣導健行行為。
 參考書目
■延伸閱讀書目及資料:
台灣植物圖鑑
生態敎學園區步道手冊(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台灣古道地圖(晨星出版社)
台灣郊山地圖(星晨出版社)
 數位教材連結
 是否接受旁聽

課程相關費用
 學分費
2 學分,2000元
 雜費(電腦、冷氣、場地、設備等費用)
 保證金
 其他費用
報名費、學員證費用依簡章為準
 材料費用(各班開學後,自行收取管理)
20@

課程大綱
第一週9/22出關古道東段(十分崠段)
人文歷史與步道生態介紹
客家話「崠」為頂部的意思,地處於關刀山上的小丘陵,又過去在盛產樟樹的此處提煉樟腦,設有腦灶十份,故名「十份崠」(或十分崠)。是古時居民大湖盆地、大寮村、南湖村重要道路,也是大湖鄉拓墾時期的鹽路、郵路,為出關古道的一部份,由十份崠至聖衡宮約4公里。古道於竹林中蜿蜒,綠樹茂密、涼爽舒適,有時薄霧籠罩,飄渺如仙境,充滿著懷古幽情。
第二週出關古道東段(十分崠段)
實地踏查解說與討論
戶外踏查:出關古道東段(十分崠段)
今日踏查心得與分享檢討。
第三週9/29 白毛山步道
人文歷史與步道生態介紹
白毛山位於大甲溪南岸,屬於谷關七雄中的老六,三角點約為1522公尺,擁有七雄中難得的展望。白毛山以闊葉次生林為主,及大面積的柳杉造林地,濃密的植被吸引許多大型哺乳動物和鳥類來此覓食。步道沿途多處陡峭地勢,三角點前的崩塌地可俯瞰大甲溪、谷關大道院,眺望東卯山、唐麻丹山等美景,山頂有木造涼亭可供休息。
第四週白毛山步道
實地踏查解說與討論
戶外踏查: 白毛山步道
今日踏查心得與分享檢討。
第五週10/13 鳴鳳古道群
人文歷史與步道生態介紹
鳴鳳古道的起點在頭屋鄉鳴鳳村的雲洞宮,終點在獅潭鄉義民廟,它是鳴鳳村當時通往獅潭鄉新店村主要道路,由此古道以物易物,換取生活所需,鳴鳳山區,就有九條古道群,共計廿五點五公里。鳴鳳古道三公里、南長城古道三公里、北長城古道三公里、錫隘古道三點五公里、延平古道三公里、八達嶺古道三公里、水寨下古道三公里、綠色古道二公里、奉工古道二公里。
第六週社大週(10/21-10/25)本週為共同課程,並非停課,請師生到校參加社大主題性講座活動。
第七週鳴鳳古道群
實地踏查解說與討論
戶外踏查:鳴鳳古道群
今日踏查心得與分享檢討。
第八週10/27馬拉邦山古道
人文歷史與步道生態介紹
馬拉邦古道為早年泰雅族北勢群交通往來及狩獵的山徑,日治時代闢為隘勇路,曾發生泰雅族人抗日事件,立有紀念碑。步道經杉木造林地、櫸木植群,四季各有特色,春天的桃花、夏季的綠竹、秋天的楓紅,冬日的寒梅。山頂可遠眺蜿蜒群山的大安溪、大霸尖山及雪山之間的聖稜線。馬那邦山,又名「馬拉邦山」,為泰雅族語Manapan譯音,是指山容壯麗的意思。
馬那邦山為苗栗名山,海拔1406公尺,有一個一等三角點,可以眺望聖稜線,是台灣小百岳之一。
不僅如此,馬那邦山還可以遠眺雪山至大霸尖山之間著名的聖稜線;此外,馬那邦山也是昔日的
第九週馬拉邦山古道
實地踏查解說與討論
戶外踏查:馬拉邦山古道
今日踏查心得與分享檢討。
第十週11/10 李崠山步道
人文歷史與步道生態介紹
李崠山又被稱為李棟山,或許是登山口的李棟山莊讓人產生誤會,而出現了李棟山這個別名。山頂的視野良好,可眺望大霸尖山、雪山、聖稜線、南湖大山等壯麗的山景。每年秋冬時節,當山區台灣紅榨槭的葉片轉紅,更吸引許多人來此朝聖。
徐徐前行至最高處,眼前出現巴洛克風味的殘破古堡,曾經叱吒風雲令人驚恐的砲台,如今僅存四壁,曾經劍努拔張的勇士們也早已逝去,只有山林依舊美麗,靜靜在此等候山友的到訪。
步道全長僅約1.5公里,難度不高,輕鬆易行,沿途動植物種類豐富,來一場自然與歷史洗禮之旅。
第十一週李崠山步道
實地踏查解說與討論
戶外踏查:李崠山步道
今日踏查心得與分享檢討
第十二週11/24 大克山砲台古道
人文歷史與步道生態介紹
大克山砲台古道由白布帆社區進入南稜。雖然路程較短,但是有許多危岩峭壁,窒礙難行,後者雖然早在日治時期便已建有砲台,但路徑荒廢已久,後來在白布帆社區的整理之下才重見天日,稱為「大克山砲台古道」。時至今日,砲台已不復見,然而砲台的所在地被規劃為山友的休息區,特別是有用利用現場木幹與樹枝所製作而成的桌椅,相當別緻。克山的山頂樹木雖高,但仍可以望見大安溪谷和士林壩,也可往司令山方向眺望馬克縱走的路線。
第十三週大克山砲台古道
實地踏查解說與討論
戶外踏查:大克山砲台古道
今日踏查心得與分享檢討。

講師介紹

陳元占 講師  陳元占 講師  陳元占 講師  陳元占 講師   陳元占 講師

 簡介:
1.巨足登山協會101年嚮導組長2.巨足登山協會嚮導四年經驗3.技術組課程48小時4.社大古道班助教3年
 專長:
"個人對大自然生態環境裡原生種植物,動物,昆蟲一直都有持續認識研究中,對昆蟲的蛻變成長過程作觀察與記錄。
個人對登山活動也非常熱愛,具有豐富的登山常識,常與山友分享登山經驗及注意安全知識。"
 擁有證照:
"巨足登山協會99年~103年嚮導證明
巨足登山協會嚮導組長聘書(101年)"

愛課程 ICOURSE
載入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