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相見歡/學期課程介紹 | ※第一週晚間19:00至校進行室內課※ 學期課程介紹、學員彼此認識(室內課) |
第二週 | 枋山坑古道(一) | 枋山坑古道,位於新北市坪林區,為昔日闊瀨、楣子寮居民出入平溪火燒寮、雙溪中坑的舊路。因地處偏僻,日治時期成為林慶、王秋逢等人,在此強收保護費和擄人勒贖勾當,當時稱為「土匪大道」,亦是淡蘭古道中路之一段(戶外課,全天) |
第三週 | 枋山坑古道(二) | 與第2週合併上課 |
第四週 | 炮子崙越嶺古道(一) | 炮子崙步道,位於木柵和深坑的交界處,是台北地區相當受歡迎的步道之一。步道沿途有林蔭遮蔽,走來頗為涼爽,茶園風光、開心農場、古樸的土角厝、石屋以及山徑小路,馬上讓人忘卻都市裡的塵囂。(戶外課,全天) |
第五週 | 炮子崙越嶺古道(二) | 與第4週合併上課 |
第六週 | 姜子寮山步道(一) | 姜子寮山是基隆市七堵、暖暖、新北市汐止和平溪區的界山,山頂擁有超廣角視野可遠眺四方,天候理想時,甚至有機會看到南湖群峰與雪山聖稜線。(戶外課,全天) |
第七週 | 姜子寮山步道(二) | 與第6週合併上課 |
第八週 | 中坑古道(一) | 中坑古道位於新北市雙溪區長源里中坑地區,昔日茶商的捷徑,古道上有百年福德祠、古厝等歷史遺跡,及美麗的梯田,水牛漫步其中,形成一幅美麗的圖畫,宛若世外桃源(戶外課,全天) |
第九週 | 公民學程週 | 原課程停課,需選讀至少一門公民素養課程? |
第十週 | 中坑古道(二) | 與第8週合併上課 |
第十一週 | 鵝公髻山步道(一) | 鵝公髻山位於新竹與苗栗交界處,不僅是賽夏族南北族群的分界,同時也是泰雅族人及客家人的生活領域,步道沿途相當迷人,開闊處可以看見矗立在眼前的五指山,森林之中,光影點點搖曳,多變的森林景觀不斷變化,是北部知名的健行路線 (戶外課,全天) |
第十二週 | 鵝公髻山步道(二) | 與第11週合併上課 |
第十三週 | 直潭山步道(一) | 直潭山位於新北市新店區屈尺里,新店溪、北勢溪、南勢溪三溪交匯處,山頂俯瞰花園新城近在咫尺,南眺大桶山,西望熊空山,其山徑亦是日治時期的隘勇線。原始山徑,綠樹林蔭,乾淨的步道走來舒服,途經數座鐵塔、隘勇寮遺址,開闊處可望大桶山、波露山、拔刀爾山等山峰。(戶外課,全天) |
第十四週 | 直潭山步道(二) | 與第13週合併上課 |
第十五週 | 飛鳳山觀日坪古道(一) | 飛鳳山因山形如飛鳳引頸之姿而得名,山區遍植花草樹木,綠樹成蔭,春天杜鵑花開處處,夏季鳳凰花處處殷紅,冬季梅花盛開雪白片片,依時序轉換呈現同的面貌,昔日有「飛鳳探梅」之稱號,早年列為竹縣八景之一。(戶外課,全天) |
第十六週 | 飛鳳山觀日坪古道(二) | 與第15週合併上課 |
第十七週 | 東滿步道(一) | 往來於東眼山與滿月圓兩處國家森林遊樂區之間的健行路徑,主要步道是利用昔日的台車道、木馬道,再與滿月圓往北插天山登山步道連接而成。屬中低海拔常綠闊葉林的楠櫧林帶,沿途針、闊葉樹林交錯,林相鬱閉,孕育豐富多樣的鳥類、昆蟲,加上雲瀑、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觀,是北台灣四季宜人的健行步道。(戶外課,全天) |
第十八週 | 東滿步道(二) | 與第18週合併上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