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點的變化表現應用學習 | 1.介紹科學城社區大學2.介紹行事曆3..互動學習的動機4.選出班級幹部,師生交流並建立班級聯群組5.點的技法應用,捏出一個小陶杯。 |
第二週 | 單一技法點的變化擴大表現練習 | 1手捏技巧的變化2.點的變化技法,擴大展延練習創3.主題討論:水資源4.作品:專屬的愛心杯。 |
第三週 | 手捏盤的成形線的技法 | 1.盤泥條厚度練習2.泥條搓揉實作3.泥條的組合應用,以不同粗細的泥條自創作品4.主題討論:如何結約用水5.有變化造型的手捏盤。 |
第四週 | 線的延伸技法應用 | 1.一團土變成無數的泥條2.泥條,盤成一個大面積的陶盤3.注意泥條之間接合處,更要仔細的推合抹平縫細4.主題討論:水的重要性5.泥條創意陶盤。 |
第五週 | 大面積的技法練習 | 1.大圓面作品的按壓的技法2.輕柔的慢慢的從圓心往外擴展而出的步驟3.做成厚薄均勻的大圓面4.主題討論:土的認識5.實用性的陶盤。 |
第六週 | 點線面的技法應用結合 | 1.點線面的基礎技法應用與變化2.從平面到立體的組合應用3.創意的聯想與執行,需要的是耐心與毅力4.主題討論:土的手感認知5.捏塑具有高度的陶杯。 |
第七週 | 線的趣味構圖應用創想 | 1.線條的變化,以聯想激盪出創意2.線條可以做出什麼變化3.,以基本的技法搭配出意想不到的效果4.主題討論:認識陶土的特性5.有趣的幾何圖形作品。 |
第八週 | 陶土如何展現幾何的變化 | 1手捏陶的裝飾技法2.利用技法的搭配與組合練習3.彼此間的互動黏合應用4.主題討論:如何減少塑化用品5.幾何線條與裝飾的陶杯。 |
第九週 | 公共參與週 | 教師帶領學員出席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為正式一堂課 |
第十週 | 日常裡的色彩施作 | 1.為作品彩繪日常裡美麗的釉色2.釉色的流動,單掛或是複掛練習3.好看的釉色作品,所呈現的異想變化4.公共論談議題討論5.陶杯上色。 |
第十一週 | 校外教學 | 主題:柴燒窯場參訪;內容:1.認識燒製陶作品的窯室2.柴燒窯的結構認識3.窯室內的疊窯設備說明4.柴燒窯的燒製流程解說 |
第十二週 | 陶的可塑性賞析與實做 | 1點出發的技法,結合線的變化2.點的練習 ,捏塑立體有肚量的容器3.技法的升級變化,提高加深作品的體積4.主題討論:減少一次性使用的物品5.創作立體容器。 |
第十三週 | 技法變化花造型的茶碗 | 1.以花為主的面的技法變化應用2.技法的擴大練習與實做3.不同窯燒作品茶碗賞析4.主題討論:節約用水人人可做到5.有手感的茶碗實作。 |
第十四週 | 線與面的組合構成 | 1.線的力感與平面的搭配結合2.創作較大作品時,技法的應用3.成形時的乾濕度,創造出視線的亮點組合作品4.主題討論:減少垃圾的數量5.掌握厚薄度均勻的花器 |
第十五週 | 美的陶作品構成 | 1點線面的技法應用結合與色彩運用的變化2.平面的作品加上基本技法的應用3.讓陶作品更有變化的趣味性4.主題討論:美化生活環境動手做5.創造出令人驚艷的植栽陶器。 |
第十六週 | 面的變化美的構成 | 1面的組合應用2.,構成有趣的創想,不同的裝飾組合3.不同面向,堆疊,利用紮實的實作技法、堆疊,創作出美的作品4.主題討論:如何讓飲食更健康5.充滿趣味的動物陶作品。 |
第十七週 | 有趣的幾何圖形表現 | 1平面的作品打好底基後再往上至外擴展2.搭配線絛的應用技法3.跳脫傳統正規的花器,幾何的張力練習4.,創作有趣的變化陶器。 |
第十八週 | 結業成果展週 | 結業成果展出席,展現班級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