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四獸山連走(半日) | 認識南港山系與四獸山的地質與採煤歷史,並觀察台北盆地周遭常見的蕨類。 |
第二週 | 新寮瀑布步道+梅花湖 | 沿新寮溪探訪冬山河的源頭;梅花湖為早期農業時代的天然蓄水池。 |
第三週 | 崩山坑古道 | 淡蘭古道中路。過去是柑腳與泰平居民採買物資,嫁聚迎親往來的重要通道。 |
第四週 | 基隆一日雙塔(半日) | 從基隆燈塔經白米甕砲台走到球子山燈塔,過去為防守基隆港東岸的重要據點。 |
第五週 | 合併第二週課程 | 合併第二週課程 |
第六週 | 聖母登山步道 | 天主教徒的朝聖之路,沿途草木青蔥,稜線附近箭竹成林,又有抹茶山的美稱。 |
第七週 | 鳳崎落日步道 | 靠近竹北海邊與鳳山溪口,長期受海風吹拂,稜線上形成特殊的植物生態。 |
第八週 | 鹿角坑溪古道 | 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生態保護區,鹿角坑溪為昔日北投社與金包里社的社界。 |
第九週 | 合併第三週課程 | 合併第三週課程 |
第十週 | 跑馬古道+頭城老街 | 淡蘭古道南路。原北宜古道的一段,曾是先民搬運貨物或日軍巡邏、運輸補給的路線。 |
第十一週 | 九寮溪自然步道 | 步道沿水量充沛的九寮溪而行,終年潮濕,林貌多樣繁複,附生植物及蕨類繁盛。 |
第十二週 | 合併第六週課程 | 合併第六週課程 |
第十三週 | 合併第七週課程 | 合併第七週課程 |
第十四週 | 松羅國家步道 | 步道沿著松羅溪的溪岸而行,為昔日泰雅族的獵徑,沿途多為雨林般的原始森林景觀。 |
第十五週 | 合併第八週課程 | 合併第八週課程 |
第十六週 | 合併第十週課程 | 合併第十週課程 |
第十七週 | 合併第十一週課程 | 合併第十一週課程 |
第十八週 | 合併第十四週課程 | 合併第十四週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