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鳥類知識初探 | 鳥類基本介紹、繽紛的鳥類世界 |
第二週 | 賞鳥入門 | 談為何賞鳥、如何準備賞鳥、賞鳥的心態 |
第三週 | 旱溪與我們的鳥類夥伴 | 從鳥類生態、鳥類環境,談我們的旱溪鳥類 |
第四週 | 戶外探索,鳥類調查第一步 | 戶外課程,由講師帶領學員進行旱溪鳥類認識 |
第五週 | 鳥鳴.鳥叫 | 鳥類聲音入門,鳥類鳴聲說什麼?鳥類鳴唱與鳴叫 |
第六週 | 我們身邊的鄰居-都市鳥類 | 談都市鳥過往的變化發展,與都市人們的關係 |
第七週 | 戶外探索二,記錄與調查 | 戶外課程,透過實地操作,介紹鳥類調查記錄如何進行,及如何成為有用的科學數據 |
第八週 | 公民科學與鳥類資料 | 談公民科學的意涵及鳥類資料如何與公民科學結合 |
第九週 | 公民素養週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 |
第十週 | 賞鳥、拍鳥、光學器材的運用 | 談賞鳥而衍生的鳥人文化,光學器材的介紹及運用 |
第十一週 | 戶外探索三,公民科學app eBird的運用 | 戶外課程,第三個月旱溪鳥類調查,及eBird實地操作 |
第十二週 | 生態哀歌,談鳥類外來種 | 談外來入侵鳥種對台灣造成的問題及應對 |
第十三週 | 台灣的野鳥(一),游禽涉禽 | 介紹台灣靜水域中的鳥類 |
第十四週 | 台灣的野鳥(二)-鳴禽攀禽 | 介紹台灣陸域中,在山野林地中,生活的鳥類 |
第十五週 | 戶外探索四,我們的旱溪 | 戶外課程,將本學期所學知識統合運用於鳥類調查 |
第十六週 | 台灣的野鳥(三)-猛禽陸禽 | 台灣的野鳥中,最有特色的,也是最受人矚目的2類 |
第十七週 | 討論與分享,旱溪的鳥類 | 透過本學期四次(每月一次)的鳥類調查,讓學員討論調查成果(鳥類物種及族群變化情形) |
第十八週 | 成果展準備週 |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