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社區公共服務 | 仙山古道仰天湖段踏查整理 | |
第一週 | 1.相見歡 2.本期課程介紹 3.香圓窩越嶺新田山 、新石門山 區域生態環境介紹 | 新石門山和新田山是八角崠山脈第一、第二高峰,從公館市區可見兩者傲然對峙。有此一說,新石門山極可能便是銃庫山。獅潭/新石門山,H780m (中石水泥柱,原 | 殖產局三角補點), 近年在山友的整理之下已經重見天日 ,三角頂點高樹遮蔽無景觀。新田山,H777m,無基石,樹木林立 景觀不佳。八角棟山,標高751公尺, 有氣象局的監測點所以一直維持較佳路況,沿途種植的梅花樹已日漸枯尾, 山頂六角形觀景平台視野遼闊展望極佳,可眺望整個公館盆地; 展望極佳 ,若時值冬春交接時季,山雲飄渺谷霧不散,如夢如幻, 會讓人 |
第二週 | 香圓窩越嶺新田山新石門山 生態環境體驗 | 戶外實際觀察及淺山鳥類現場解說 鳥類紀錄方式講解及經驗交流。 觀察心得分享與交流 |
第三週 | 石硬子古道 區域生態環境介紹 | 石硬子古道,位於峨眉鄉獅山風景區內,鄰近北埔鄉南坑村與峨眉七星村,昔日為賽夏族的遷徙道路,亦為客家族群運送茶葉及生活物資的交通要道,但隨著產業改變,人口外移及公路開發而較少人行走~ 荒廢已久,如今 因為樟之細路的推廣 ,在荒野保護協會以及千里步道協會的努力下,古道以手作步道方式修復後再度重現。古道的另一端則是一座具有近百年歷史的三合院老屋「清河堂」,當年是由先民們從北埔經由石峎古道來到峨眉發展時所建立的,是座保存完整而且目前有住戶的客家式建築。 |
第四週 | 石硬子古道 區域環境探查體驗 | 戶外實際觀察及鳥類混群現場解說 鳥類紀錄方式講解及經驗交流。 觀察心得分享與交流。 |
第五週 | 八卦力部落四十二份埤 區域生態環境講解 | 賽夏族則稱此地為「嘎嘎歐岸」即赤柯喬木的生長之地,另外賽夏人稱為Kahoan(嘎嘎歐岸),意指很多老鷹(指大冠鷲)在此地天上盤旋,也有”出英雄”的意思!八卦力部落是賽夏族南群的部落,也是全台灣唯一賽夏族文化體驗園區,由部落族人將自家的環境以竹飾還原賽夏的傳統建築。環境部落就像是個生態園區,,來此能夠感受道地的賽夏族文化,村落位處山林之間,各地也有許多美麗的自然風貌,豐富的文化體驗與自然景觀,值得放慢腳步細細品味。 |
第六週 | 社大週 | 本週為共同課程,並非停課,請師生到校參加社大主題性講座活動。 |
第七週 | 八卦力部落四十二份埤 區域環境探查體驗 | 戶外實際觀察及山區村落鳥類介紹 鳥類紀錄方式講解及經驗交流。 觀察心得分享與交流。 |
第八週 | 渡南古道牛河欄步道 區域生態環境介紹 | 1、渡南古道:位於新竹縣關西鎮鳳山溪南側的山腰上,古道入口位於上游的「渡船頭橋」,終點至下游的「南山大橋」,故取名為「渡南古道」。 樟之細路以現地取材,由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志工們,以手作步道工法修復而成,長約600公尺,沿途可見鳳山溪河岸風光,紅磚屋、駁坎、果園、桐花季白花點綴翠綠山巒,清澈的溪畔稻田風光,令人心曠神怡。 2、牛欄溪親水步道:位於東安古橋到渡船頭區段,經過鎮所稱是美化後更顯美麗親民,「東安古橋」位於關西牛欄河最寬處,橋樑為五孔石造拱橋,古樸優美,為關西八景之一。 |
第九週 | 渡南古道牛河欄步道 區域環境探查體驗 | 1、沿線鳥類生態探查。 2、郊區八哥科介紹及辨識重點解說。 3、觀察活動 心得交流 檢討。 |
第十週 | 鳳崎日落步道 區域 環境生態介紹 | 1、鳳崎落日步道位於新竹縣竹北市與新豐鄉交界的鳳崎山麓,由天德堂起登至蓮花寺,可再延伸蓮花寺步道到竹北尚義里,因此又稱「天德堂步道」或「蓮花寺步道」。這條步道沿途林相豐富。全長約3公里。分為主線及副線,主線步道鋪有完善石板,寬敞好走,副線則維持原始山徑,大致與主線平行,然後會合。 2、鳳崎落日美景,自古有名,清代淡水廳志將「鳳崎晚霞」列全淡八景之一,後來也被選入為新竹八景。如果傍晚來走那就可以目送夕陽沒入台灣海峽,這也就是鳳崎落日步道名稱的由來,因此稱為「鳳崎落日步道」。 |
第十一週 | 鳳崎日落步道 區域環境探查體驗 | 1、步道自然與鳥類觀察記錄 。 2、常見市郊區鳥類介紹。 3、郊區鳥類觀察辨識心得分享與交流 |
第十二週 | 泰安舊鐵道、隘勇古道 區域生態環境介紹 | 后里泰安舊鐵道、隘勇古道、古圳道巡禮 一、鐵路山線改道後,舊泰安車站保留下來成為泰安鐵道文化園區。現被列入市定古蹟。泰安登山步道由舊泰安車站後方開始,步道全長約1.4K,途中有幾個點居高臨下,可俯瞰泰安地區及大安溪谷風光。繞經一座小山頭連接隘勇古道。 二、 隘勇古道連接泰安登山步道,全長約1.2K。可以延伸到如光山寺後續向東行至水杉林,這片森林在12月變色成黃金色或橙紅色,媲美杉林溪裡的那片水杉林,也是網美愛拍的地點。 |
第十三週 | 泰安舊鐵道、隘勇古道 區域環境探查體驗 期末課程總檢討與心得分享 | 1、期末回顧:課程總複習。 2 、低海拔鳥類講解與辨識方法。 3、期末回顧、心得分享討論與回饋。 4、下學期課程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