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分組、課程說明 | 第一堂課會為學員分組,暑期課程採分組討論分享方式進行。分組後,會介紹18週課程以及閱讀書籍。同時帶領學員理解法律人最基本的邏輯思維以及刑事法概念。 |
第二週 | 卡夫卡《審判》 | 為期四週的卡夫卡《審判》將探討審判制度、社會輿論與司法、臺灣刑事審判,帶領學員理解審判中可能產生謬誤、刑事審判的程序進行,以及冤案對於無辜者及司法的影響。 學習目標:認識冤案的形成。 |
第三週 | 卡夫卡《審判》 | 本週的卡夫卡《審判》將探討司法審判與社會輿論,討論所謂民粹主義下的司法判決,並針對臺灣的案例進行討論輿論壓力對於司法審判的影響。 學習目標:認識冤案的形成。 |
第四週 | 卡夫卡《審判》 | 第三週的卡夫卡《審判》將探討臺灣刑事審判,審判過程中可能產生謬誤、搭配講師講義,注意刑事審判中可能造成誤判的原因。 學習目標:認識冤案的形成。 |
第五週 | 卡夫卡《審判》 | 認識冤案,補充教材《法官的被害人》選讀,冤案對於無辜者人生所付出的代價。 學習目標:反思冤案與共同討論如何避免冤案 |
第六週 | 卡謬《異鄉人》 | 為期四週的卡謬《異鄉人》是講師私心喜歡的一部小說,第一週講師將帶領學員從男主角的角度整理小說男主角的個人特色,以及他的行為。 學習目標:探討人格特質與評價犯罪的關聯。 |
第七週 | 卡謬《異鄉人》 | 第二週的卡謬《異鄉人》,講師,我們將探討其他人的角度對男主角的人格想像。 學習目標:認識你的認知可以被如何塑造。 |
第八週 | 卡謬《異鄉人 | 第三週的卡謬《異鄉人》,講師,我們將探討其他人的角度對男主角的人格想像。 |
第九週 | 公民週 | 配合社大活動 |
第十週 | 卡謬《異鄉人》 | 第四週的卡謬《異鄉人》,我們將探討對於男主角的審判過程法官及陪審團對於男主角的評價。 |
第十一週 | 張娟芬《十三姨KTV殺人事件》 | 瞭解鄭性澤案的故事及審判過程。 |
第十二週 | 張娟芬《十三姨KTV殺人事件》 | 探討國內重大刑事案件鄭性澤案(待安排講者時間) |
第十三週 | 張娟芬《十三姨KTV殺人事件》 | 從本書回顧卡夫卡《審判》中的荒謬及現實案例間的情境,討論所謂的司法正義在人民心中是如何被思考?以及學員們如何思考司法正義該有的具體價值核心? |
第十四週 | 張娟芬《十三姨KTV殺人事件》 | 補充教材,黃榮堅《靈魂不歸法律管》探討刑事法律的功能與作用。 |
第十五週 | 艾曼紐·貝爾南 《天堂計劃:陪父親走向安樂死的一段路》 | 電影欣賞:「天堂計畫」;認識刑法中加工自殺罪;安樂死的爭議討論。 學習目的:從對立的想法中尋求共識和價值。 |
第十六週 | 艾曼紐·貝爾南 《天堂計劃:陪父親走向安樂死的一段路》 | 文本討論,女主角情感上的衝突。高齡長照法律的機制,老年照護以及善終。 學習目的:認識高齡長照的法律發展。 |
第十七週 | 艾曼紐·貝爾南 《天堂計劃:陪父親走向安樂死的一段路》 | 分組討論,如何面對生命的終點死亡,從宗教觀點、哲學觀點以及學員可以提出的各種角度,最後討論,法律該如何回應這些面對死亡的態度? |
第十八週 | 期末小組分享 | 各小組分享全學期課程的心得以及對個人過去對於刑事司法的想像有沒有影響或改變,綜合討論法律該如何看待一個人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