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課程簡介 | 本次課程將提供學生反思:我們為什麼需要台灣文學?為什麼要了解台灣文學?由此證成閱讀台灣文學的重要性。 |
第二週 | 單元一:台灣現代詩(1 | 現代詩單元將介紹台灣各個時期現代詩代表作的主題、寫作技巧及語言的使用,以呈現台灣現代詩的眾聲喧嘩的面貌 |
第三週 | 台灣現代詩(2) | 同上 |
第四週 | 台灣現代詩(3) | 同上 |
第五週 | 單元二:台灣原住民散文(1) | 本單元將閱讀泰雅族作家瓦歷斯●諾幹(Walis Nokan)的〈飄搖的山林〉,並搭配賽德克族導演馬志翔翻拍的電視短劇,從文學作品探討台灣原住民的議題。 |
第六週 | 台灣原住民散文(2) | 同上 |
第七週 | 單元三:台灣小說(1)小說中的鄉土 | 本單元擇取具台灣關懷的小說代表作三篇,分別討論王拓〈金水嬸〉、黃春明〈蘋果的滋味〉、楊富閔〈逼逼〉這三篇小說。 |
第八週 | 台灣小說(1)小說中的鄉土 | 王拓〈金水嬸〉。(搭配影像) |
第九週 | 社區本位公共論壇 |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
第十週 | 台灣小說(2) 小說中的崇美現象 | 黃春明〈蘋果的滋味〉。(搭配影像) |
第十一週 | 台灣小說(2)小說中的崇美現象 | 同上 |
第十二週 | 台灣小說(3)新生代小說家眼中的台灣 | 楊富閔〈逼逼〉 |
第十三週 | 台灣小說(3)新生代小說家眼中的台灣 | 同上。 |
第十四週 | 單元五:淡水主題系列(1)~新詩 | 李魁賢等詩人描寫淡水的新詩作品,一窺詩人筆下的淡水。 |
第十五週 | 淡水主題系列(2)~散文 | 朱天文《淡江記》、鍾文音《在河左岸》等散文作品中的淡水印記。 |
第十六週 | 淡水主題系列(3)~小說與電影 | 從朱天文〈小畢的故事〉以及侯孝賢翻拍的電影,重現台灣眷村及淡水今昔。 |
第十七週 | 淡水主題系列(3)~小說與電影 | 同上 |
第十八週 | 成果展週 |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