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週 | 相見歡、分組、認識桃園主要流域 | 相見歡、講解目前桃園四大河川源頭、中游、下游、入海口流域。 |
第一週 | 河與人 | 從逐水草而居到 不堪入目的溪 |
第二週 | 桃園河川生態探索 | 解講桃園河川目前常出沒的動植物。 |
第二週 | 我們的河 | 水棲生物檢測水質的方式 |
第三週 | 河川汙染源-家庭汙水、工業廢水、農牧業污染 | 講解造成河川汙染的主要原因,並學習如何從居家做水資源環保。 |
第三週 | 老街溪河川整治(室外) | 了解礫間氧化自然水質淨化 |
第四週 | 生物指標 | 介紹如何透過觀察河川中的魚、底棲生物,去判別水質的好壞。 |
第四週 | 探索老街溪源頭(室外) | 水棲生物檢測實作 |
第五週 | 生物指標 | 介紹如何透過觀察河川中的魚、底棲生物,去判別水質的好壞。 |
第五週 | 中壢生命之河(室外) | 認識河川濕地生態 |
第六週 | 尋找水生植物 | 認識河川中沉水、浮葉、漂浮與挺水植物。過多的水生植物是否會危害河川環境? |
第六週 | 宇內溪巡禮(1)(室外) | 活著的河 、豐富的水 |
第七週 | 河川外來客的危機 | 小組探討:外來種生物的來源?、臺灣河川有哪些常見的外來種?、外來種會對臺灣生態造成哪些影響?、如何避免外來種生物影響臺灣生態? |
第七週 | 宇內溪巡禮(2)(室外) | 活著的河 、豐富的水 |
第八週 | 老街溪水質檢測(室外3小時) | 透過室外的生物觀測老街溪水質並記錄。 |
第八週 | 大嵙崁人工濕地(室外) | 水質淨化對環境影響的探討 |
第九週 | 老街溪水質檢測(室外3小時) | 透過室外的生物觀測老街溪水質並記錄。 |
第九週 | 大嵙崁溪現貌(室外) | 大嵙崁溪水質與生物 |
第十週 | 新街溪水質檢測(室外3小時) | 透過室外的生物觀測新街溪水質並記錄。 |
第十週 | 打鐵坑溪(1)(室外) | 農耕與水生生物相依相存 |
第十一週 | 新街溪水質檢測(室外3小時) | 透過室外的生物觀測新街溪水質並記錄。 |
第十一週 | 打鐵坑溪(2)(室外) | 農耕與水生生物相依相存 |
第十二週 | 學員期末討論及成果分享 | 學員期末討論及成果分享 |
第十二週 | 打鐵坑溪(2)(室外) | 水污染與防治 |